教务教研

初一新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
作者:aaahts    教务处来源:转载    点击数:7013    更新时间:2007-8-27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初一新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中学文科教师常常埋怨初一新生水平低,学习态度和习惯不

 

好,小学没打好底,中学没法教。小学教师则说:"孩子们在小

 

学成绩都合格,平均分挺高,怎么到了中学成绩就下来了?"家长

 

们也说:"我的学生小学语文'冒尖',初中咋就一般呢?"这种议论

 

随处可听,原因在哪里?

 

       学生进入初中,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"减速",这

 

    的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

 

    教学实践我认为:首先,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

 

    法不当是造成成绩滑坡的重要因素。小学生的直观性强,而抽象

 

    能力弱,知识的死记硬背能力强,而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弱,所

 

    以小学靠突击和死抠硬记取得成绩的学生,不注重总结学习方

 

    法,缺乏独立钻研的学习习惯,到中学自然跟不上。其次,初中

 

    新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。小学生升入初中,90%以上的学生最大

 

    的感受是:初中学习自主时间少,学习课程太多。学生在小学还

 

    有一些玩的时间,到中学课程增加到十几门,本来就难适应,再

 

    加之中学对新生一开学就实行严格而高要求管理,学生就会对中

 

    学的学习感到压抑,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。另外,按"

 

    九"有关规定:小学的留级率为每年2%。虽然现在取消了留级  

 

    制,也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,但不表示学生全合格,所以初中新

 

    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合格,这一部分学生入学后正常分化也

 

    给新生对初中学生思想认识上蒙上淡淡的阴影和挫折感。第四是

 

    由于中、小学教师具体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。有关部门

 

    规定小学合格率至少是98%,所以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以来,仍出

 

    现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,扎扎实实抓考试分数"的情况。

 

    初一学生入学的时候语文基础不同,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

 

方法适应能力也不同,所以进了升入初中后,语文成绩肯定也会

 

不一样,因此,升入初中必须有一套新的学习方法。

 

    一、要养成预习的习惯

 

        在小学,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作用,对课文中字、词、句的

 

    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,课后要求

 

    学生背诵的或循环反复练习的较多。进入初中后,从开学的第一

 

    篇课文起,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。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 

    那么,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呢? 可分二步。第一步:阅读课

 

文,弄清文章的体裁,了解文章的作者、时代背景,扫除字词障

 

--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、不理解的词,通过查字、词典弄清

 

楚,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,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

 

请教。第二步:精读课文,弄清课文主要内容、段与段之间的关

 

系、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。

 

       二、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

 

    如朗诵活动、背诵活动、语文基础知识竞赛、作文比赛等,

 

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,你一定要主动积极大胆,不要有什么顾

 

虑;谁也会犯错误的,多参加几次就什么都解决了,说不定你还

 

能够做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呢!一开始就被别人占了机会,以后就

 

没有那么容易了。如果老师还没有打算举办这些活动,你一定乘

 

早去给老师建议,不然,别的同学抢了先。在学习上就是要和别

 

的同学争一回先,这样做是正确的。

 

    三、要有好的学习方法

 

   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》对中学生的听、说、读、写提出了较

 

高的要求,要完成《大纲》上的任务,你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

 

夫,还应运用一些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。如抓重点做笔记方法

 

(何掌握时间、提高速度),如何背诵课文(先抓住重点字、词背

 

每段,然后串起背),如何写好作文等。具体说来,要在几个

 

面下功夫:首先就是听,一是要认真听,二是要会听。认真听

 

然不在话下了,不认真什么课也学不好的。关键是要会听。看

 

这里,你一定会心里纳闷了:还有谁不会听呀?可没有这么简

 

单!听老师讲课的时候,一定要抓住老师讲的中心内容,也就是

 

老师讲这个的主要目的。我们平时说话都有一个目的,老师讲课

 

也一样。所以,在听每一堂课之前,你心里一定要明白,我听这

 

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。然后,带着这个目的,有意识地去

 

听。这样,一课解决一个问题,久而久之,你的听的能力和语文

 

成绩就提高了。第二是说的问题。同样,说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

 

事情,不同的人说话都不一样呢!回忆一下你所认识的人,想一

 

想,是不是这样?你一定经常看电视吧?你看电视里的主持人,

 

虽然不一定你都喜欢,但是,有几个主持人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

 

绝的?那么,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?一、主动给自己找训练说话

 

能力的机会。上课的时候,不要等到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回答问

 

题,要主动积极,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。一开学就应当这样,训

 

练几次就没有什么害怕的了。平时,要多和同学、老师交谈,可

 

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你的见解。要敢于和不同的意见争

 

论。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。当然,争论的问题

 

还是要有意义。二、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,培养你的语

 

感。有条件的话,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。要是

 

能去一些朗诵会,听一些朗诵方面的专家的朗诵,有意识地去模

 

仿,久而久之,也会受益无穷的。以上说了听、说。读也很重要,

 

在语文学习中,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""而忽

 

""。其实""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。首先,对于精读

 

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,要反复读。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,包

 

括学生的阅读能力,不读不行。阅读能力包括:对词句的理解能

 

力,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,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,对文章

 

艺术性的欣赏能力,等等。古人说得好:"书读百遍,其义自

 

见。"可见""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。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,学

 

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就学透,那是不可能的。比如说,初中语文第

 

四册第一课《故乡》,篇幅较长,有的同学略读一遍,只等上课

 

老师讲解。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,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

 

到地讲解,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,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

 

理,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,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。通过读

 

疏通文句,通过读领悟主题,通过读产生问题,通过读解决问

 

题;解决不了的,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,则茅塞顿开。

 

久而久之这样做,阅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。其次,大量阅读好的

 

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。读书人便是写书人,写书人更是

 

读书人。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,是与他们博览

 

群书分不开的。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,没有上

 

过学,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(初中课本就选入了新凤霞的《傻

 

二哥》一文),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。对于中学生

 

来说,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。只有多读,才能更多地接触不同文

 

章的不同构思和写法,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,丰富学生的写

 

作内容,正如杜甫所言:"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"第三,朗

 

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。演讲需要声情并茂,除了好的讲

 

稿之外,重要的还要靠演讲者的演讲口才。而演讲口才的培养,

 

重在平日多练朗读。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。比

 

如茅盾的《白杨礼赞》,头一句"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,我赞

 

美白杨树!"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,才能表达出作者

 

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;鲁彦的《听潮》中除描绘的海

 

睡图与海醒图,那安详愉悦的静谧美与狂暴震憾的雄壮美也是非

 

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。"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",刘

 

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,去熟悉和

 

掌握语言规律,增强语文修养,提高语文能力;韩愈读书"口不

 

绝吟于六艺之文",白居易读书更是"以至于口舌生疮,手肘成

 

"。我们现在的中学生,如果能做到反复读、大量读,朗读那

 

些好文章、好书,那么对于语文学习的各方面,都会有很大的提

 

高的。

 

   最后是写的问题。写比什么都重要。一上初中,就要把写的

 

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。写什么呢?怎样写?写周记,一周写

 

则。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,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事

 

情。最好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,这样有真情实

 

感,容易上手,自己也有兴趣。以后拿出来看看也很有意思。另

 

外,写作,尤其是写周记,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,老

 

师经常可以通过你的周记来了解你的所思所想,这对你的成长会

 

有好处。你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。老师关心你,是为

 

了你好。我原来长期要求学生写周记,大约经过了不到一年的时

 

间,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,个别同学的一些作品甚

 

至已经能够发表。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,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

 

情。不信,你试一试。而且,师生关系也特别好。学生把我作为

 

知心人,我也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,处处替他们着想。希望你在

 

新学年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。不过,主要还得靠你自己,要主动

 

和老师接近。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,老师特别喜欢作文好的学

 

生,记住这一点。

 

   最后,千万记住这一点——学好语文,写好作文!

 

教务处录入:yq    责任编辑:y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