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与劳动
2017年4月24日国旗下讲话
学生会主席 高二(8)班 赖喆羽
亲爱的老师同学们:
大家好!
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:世界读书日与五一国际劳动节
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,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,1995年在法国巴黎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"世界图书与版权日",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,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,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们,保护知识产权。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: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,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,解救了公主;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。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。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,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"圣乔治节"。实际上,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,又是多位文学家的生日,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"名正言顺"。
莎士比亚曾经说过:"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没有阳光;智慧里没有书籍,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。"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,"腹有诗书气自华",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。人的精神发育史,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;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。
现在在这里我倡导读书,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粮食,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。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,将使我们开阔视野,增长才智,并充分享受着快乐与愉悦。读书将使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充实、更加健康。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学习是终身的事业。
开卷有益,学无止境。我们只有孜孜不倦、始终不渝地学习,才能在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中更新知识,与时俱进。
而在当我们注重精神生活的同时,也要关注人类劳动所带来的重要意义。
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、劳动国民的节日,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,1886年5月1日,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履行八小时工作制而罢工。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,恩格斯宣布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。
劳动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,从最普通的工人阶级到高级行业,每个人都通过劳动来实现自身价值,伏尔泰说过:“生活就是工作,劳动就是人的生活。”没有劳动,何来我们日益美好的生活环境,正如马克思曾说:“劳动创造世界。”
而现如今,人们过上了越来越优质的生活,难免在安乐中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。劳动的意义是什么,纵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崇拜金钱至上,我们应当重视这一问题。劳动作为一切财富的源泉,崇尚金钱忽视劳动,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。远离劳动,也必然造成人的退化,不但反映在体质上,更多的还体现在意志上。
那么,如何从身边来改善这种现象呢?
首先,作为学生,总会经历当值日生的那么几天,这意味着你需要担当起保持班级整洁的责任;教室、宿舍卫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,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学习、生活质量。有着良好的卫生环境,能够体现新时代青少年的优秀风采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,我代表学生会向广大同学提出倡议:一、在每周三下午的的卫生大扫除中,认真做好卫生工作,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加整洁。清理卫生区、教室、宿舍内的垃圾、杂物和卫生死角,并保持整洁;二、不在教室、教学楼、操场等地乱丢垃圾,认真维护公共卫生;三、做到随手带走垃圾、自觉拾起见到的垃圾并投入垃圾箱;四、经常开展劳动,强化我们的环境意识、责任意识,将其内化为优秀的个人品质。
而面对着时刻为你付出的父母,也应学会去体谅他们的劳动为你所带来的巨大价值。做法很简单,为他们洗一次碗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,一些细小的事情,不仅能够让我们的父母减轻一些烦恼,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开阔、和谐。
最后,作为一名中学生,我们要培养劳动感情、养成劳动习惯,珍惜劳动的意义。而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,扎实掌握一技之长,为将来我国繁荣富强打下良好的基础,这才是对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最好的纪念。
谢谢大家。
2017年4月24日星期一